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超微血管显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评价结果,探讨SMI作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筛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患者60例,共109个斑块,使用SMI和CEUS检查评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在109个斑块中,SMI和CEUS检测结果一致的有101个.SMI的费用更低(150元vs.900元).SMI的检测时间更短[(5.0±1.4)vs.(18.5±2.2)min,P<0.05].[结论]初步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MI还具有简单、省时、廉价和低风险的优点.提示SM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斑块新生血管快速批量筛查方法.
推荐文章
超微血管成像在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强化特征研究
超声造影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超微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超微血流成像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超声超微血管显像筛查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可行性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显像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55.1
字数 40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140 840 13.0 21.0
2 张奥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10 10 2.0 2.0
3 张艳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23 148 6.0 11.0
4 钟钧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6 47 3.0 6.0
5 赵云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 5 16 2.0 4.0
6 黄卓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 11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造影
超微血管显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