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助于从侧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采集太湖中具有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梅梁湾(ML)与湖心区(HX)表层沉积物(0--2 cm),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无机氮(NH4+-N与NO3--N)、pH、氧化还原电位(Eh)与溶解氧(DO),利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潜在关系.从太湖两处采样点6个沉积物样品中共获得234 408条有效序列,Sobs指数在1 811-2 442之间,Shannon指数在6.16-6.49之间,Coverage值在96.2%-97.7%之间,说明序列信息量足够大且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沉积物中细菌相对丰度为99%以上,共检测到48个门118个纲.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在ML和HX沉积物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0.5%和35.4%,主要包括δ-proteobacteria和β-proteobacteria纲.其他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将沉积物中纲水平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理化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Eh、DO、pH、NH4+-N和TOC含量能显著影响纲水平优势微生物类群(OTU>1%),且以Eh影响的微生物类群种类最多.上述研究表明,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资源丰富,不同富营养湖区理化因子是影响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PCR-DGGE技术用于湖泊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沉积物
微生物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16S rDNA
序列测定
微生物对太湖沉积物总磷分布影响研究
微生物
沉积物
辐照
太湖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群落生态学
群落遗传学
种间相互作用
元基因组学
鲁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营养化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来源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富营养太湖 沉积物 环境因子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0-1476
页数 7页 分类号 X826|X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19.0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7)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多样性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富营养太湖
沉积物
环境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6-687X
51-1482/Q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62-1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96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