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6年后转归情况.方法 以2010 年北京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确诊哮喘患儿为调查对象,2016年(6年后)现场随访,获得其哮喘发作、疾病控制情况、用药、伴发变应性疾病等有关信息,并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查.结果 完成现场调查64例,年龄7~19岁[(13. 59 ± 3. 48)岁].2年内仍有发作(临床未缓解)的哮喘患儿占35. 9%(23/64例),2年及以上无发作(临床缓解)的哮喘患儿占64. 1%(41/64例).临床未缓解患儿病程(9. 0年)较缓解患儿(5. 5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 775,P<0. 001).临床未缓解患儿中,近1个月未控制患儿占13. 0%(3/23例),部分控制占17. 4%(4/23例),控制患儿占69. 6%(16/23例).临床未缓解患儿以间断控制用药居多[43. 5%(10/23例)比12. 2%(5/41例),χ2 =8. 036,P<0. 01].临床未缓解患儿体育活动完全不受影响者占47. 8%(11/23例),临床缓解患儿体育活动完全不受影响者占92. 7%(38/41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 117,P<0. 001).临床未缓解患儿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持续至>6岁占56. 5%(13/23例),明显高于临床缓解患儿[29. 3%(12/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 598,P<0. 05).2010年及2016年均有变应原结果患儿46例,与2010年比较,2016年动物皮毛及花粉过敏比例升高[19. 6%(9/46例)比52. 2%(24/46例),36. 9%(17/46例)比67. 4%(31/4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0. 632、8. 538,均P<0. 01).2016年现场变应原分析发现,临床未缓解组总变应原数目及程度高于临床缓解组,进一步分析提示临床未缓解组香烟阳性较高(21. 7%比2. 5%,χ2 =4. 239,P<0. 05).临床未缓解组与临床缓解组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哮喘儿童6年后,动物皮毛及花粉过敏比例升高.临床未缓解患儿以间断用药居多,>6岁仍有持续湿疹及特应性皮炎居多,变应原检测香烟过敏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