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化学型油用樟树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抗旱性,为樟树品种选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的9种化学型油用樟树(1号~9号)叶片为试验材料,观测其解剖学结构和气孔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化学型油用樟树的抗旱性.[结果]1号樟树(桉叶油素型)的叶片厚度最厚,为141.16μm,显著高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P<0.05,下同);6号樟树(龙脑型)的叶片厚度最薄,显著低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1号和2号樟树(芳樟醇型I)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较厚,分别为65.55和65.67μm,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显著高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6号樟树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最薄,为45.37μm,4号樟树(黄樟油素型)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4号和9号樟树(柠檬醛型II)的叶脉密度较大,分别为8.86和8.14 mm/mm2,二者差异显著,且显著大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7号樟树(柠檬醛型I)的叶脉密度最小(2.14 mm/mm2),显著小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气孔密度较大的是1号和3号樟树(芳樟醇型II),分别为430.0和436.0个/mm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气孔密度最小的是7号樟树,为227.0个/mm2,显著小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在保卫细胞长度方面,7号和8号樟树较大,2号和3号樟树较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桉叶油素型的1号樟树、芳樟醇型I的2号樟树和芳樟醇型II的3号樟树抗旱性较强,黄樟油素型的4号樟树抗旱能力最弱.[结论]叶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和气孔密度可作为评价樟树抗旱能力的叶解剖结构特征指标;桉叶油素型、芳樟醇型I和芳樟醇型II樟树抗旱性较强,可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引种栽培,黄樟油素型的抗旱能力最弱,不宜引种.
推荐文章
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
植物学
樟树
黄化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有效铁
几种樟树叶片结构比较分析及其与抗寒性评价的研究
樟树
叶片形态结构
抗寒性
综合评价
17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分析
锦鸡儿
叶片
解剖结构
抗旱性
不同绿豆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
绿豆品种
叶片
解剖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化学型油用樟树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及其抗旱特性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油用樟树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特征 抗旱性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园林·林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5-25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9.11.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2)
共引文献  (234)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3(4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4(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用樟树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特征
抗旱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