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象观测表明,下击暴流的风暴中心是移动的,风暴的移动会对风场特征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风暴移动对下击暴流风场特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考虑移动效应的下击暴流数值模型,并通过可移动喷口的冲击射流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移动下击暴流风场在风暴中心前缘存在较大环涡,形成弓形分布的极值风速区域,最大水平风速出现在距离风暴中心r =1.0Djet(Djet为喷口直径)左右,极值风速可达1.5Vjet(Kjet为射流速度);风暴后方水平风速被减弱,最大风速出现在r=1.5Djet附近,极值风速约为0.8Vjet.近地面竖向风速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受风暴移动的影响,在风暴中心区域,竖向风速向风暴移动方向一侧倾斜;在风暴中心区域以外,竖向风速主要由环涡引起,较大竖向风速主要分布于风暴中心后方以及风暴中心前方1.0Djet~2.0Djet的区域.风暴的移动导致风场中测点风速和风向随时间变化显著.
推荐文章
一次下击暴流风暴的成因和结构特征分析
中尺度辐合线
阵风锋
下击暴流
预警
山脉地形下击暴流风场数值模拟
下击暴流
连续山脉
加速效应
湍流度
数值模拟
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稳态风场特性数值模拟
下击暴流
水平风速风场模拟
冲击射流模型
倾斜平板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地面粗糙度对下击暴流风剖面特征影响
下击暴流
地面粗糙度
数值模拟
风剖面
风场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暴移动对下击暴流风场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移动下击暴流 风暴移动 冲击射流试验 大涡模拟 风场特性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74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312.1|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8.C29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正良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24 1545 21.0 30.0
5 汪之松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0 272 11.0 16.0
9 方智远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移动下击暴流
风暴移动
冲击射流试验
大涡模拟
风场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