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90例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组(双螺旋电极组42例)与心房被动电极、心室螺旋主动电极组(单螺旋电极组48例).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均成功植入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双螺旋电极组中1例孕妇零射线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在左侧锁骨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双螺旋电极组和单螺旋电极组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时间无显著差别,双螺旋电极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4.2±1.5)h vs(56.3±22.5)h,P<0.05].单螺旋电极组术中出现心房电极导线脱位3例,双螺旋电极组未见导线移位、心肌穿孔及心包填塞等情况.术后随访,2组均无电极脱落和起搏阈值升高.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安全可行,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射线时间,特别是应用于心腔结构异常和特殊患者,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
推荐文章
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与被动电极起搏间起搏参数在心脏病中的差异
右心室主动电极起搏
被动电极起搏
起搏参数
心脏病
差异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右心室起搏应用中的参数对比
起搏电极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起搏参数
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
双腔心脏起搏器
单螺旋电极植入
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和被动起搏导线的应用比较研究
主动固定导线
起搏
脱位
心脏穿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心腔主动电极起搏与心房被动心室主动电极起搏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螺旋主动电极 电极移位 双腔心脏起搏器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0.4+9
字数 25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8/nkjwzzzz201902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螺旋主动电极
电极移位
双腔心脏起搏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双月刊
1007-1024
42-1394/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223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