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比较世居高原藏、汉族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红细胞生理指标变化的差异.方法 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62例,其中藏族患者240例为藏族冠心病组(藏族组);汉族患者322例为汉族冠心病组(汉族组);检测并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藏、汉两组患者总体对照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D-二聚体(D-two dimer, D-Dim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明显高于汉族组,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明显低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拔高度≤2000 m的地区,两组间APTT、Fib、D-Dimer、RBC、HGB、HCT、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I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RDW、PT明显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高度2000~3000 m地区,两组间Fib、D-Dimer、RBC、HGB、HCT、RDW、D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PT、APTT明显高于汉族组,TBIL、IBIL明显低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高度3000 m以上地区,两组间D-Dimer、RBC、HGB、HCT、DBIL、I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PT、APTT、Fib、RDW明显高于汉族组,TBIL明显低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的PT、D-Dimer、RDW、TBIL、DBIL、IBIL在不同的海拔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Fib、RBC、HGB、HCT指标均随海拔区间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PT、APTT、Fib、D-Dimer、RBC、RDW、DBIL、IBIL在不同的海拔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B、TBIL指标随海拔区间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PTT、Fib、RBC、RDW、TBIL、IBIL指标可能对世居高原地区藏、汉族人群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个体化识别、早期预防和及时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