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鳄嘴花总黄酮对高糖诱导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根据细胞处理方法不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葡萄糖50 ml、生理盐水50 ml);阳性给药组(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葡萄糖50 ml、20 mg/L的VitC 50 ml);鳄嘴花总黄酮低浓度组(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葡萄糖50 ml、25 mmol/L的鳄嘴花总黄酮50 ml);鳄嘴花总黄酮中浓度组(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葡萄糖50 ml、50 mmol/L的鳄嘴花总黄酮50 ml);鳄嘴花总黄酮高浓度组(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葡萄糖50 ml、100 mmol/L的鳄嘴花总黄酮50 ml).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活力(OD值、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6组比较,OD(F=223.338,P<0.05)、细胞存活率(F=13.580,P<0.05)、LDH含量(F=53.1.344,P<0.05)、MDA含量(Z=28 985.987,P<0.05)、ROS含量(F=25.426,P<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鳄嘴花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鳄嘴花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鳄嘴花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阳性给药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仍然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阳性给药组、鳄嘴花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的LDH和RO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鳄嘴花总黄酮低、中浓度组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鳄嘴花总黄酮高浓度组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鳄嘴花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LDH水平逐渐度下降,但仍高于阳性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鳄嘴花总黄酮低、中、高浓度组MDA、ROS含量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给药组相比,鳄嘴花总黄酮高浓度组MDA、ROS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鳄嘴花总黄酮对高糖诱导的HUVECs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内氧化还原过程,降低ROS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推荐文章
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HGFmRNA表达作用的影响
糖尿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丁苯酞对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丁苯酞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S-亚硝基化谷胱甘肽
ERK磷酸化
活性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鳄嘴花总黄酮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鳄嘴花总黄酮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细胞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7-10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
字数 31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19.09.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梦琴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4 0 0.0 0.0
2 罗官莉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3 0 0.0 0.0
3 王锐凡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 1 0 0.0 0.0
4 雷欣安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 1 0 0.0 0.0
5 成高丽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 1 0 0.0 0.0
6 肖时文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 1 0 0.0 0.0
7 康悦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鳄嘴花总黄酮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