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61—2016年四川150个气象站的春旱日数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小波分析,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通过对Div_PMI的改进定义了一个新的高原季风指数Div_PMI2,并分析了高原冬季风异常造成四川春旱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四川大部地区春旱日数呈弱的减少趋势,但春旱常发区(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及川西南山地)呈显著增加趋势;与几种代表性高原季风指数比较,Div_PMI2能够更好地反映高原冬夏季风的转换时间和相对强弱,56年内该指数冬(夏)季均为正(负)值,没有出现相反的情况,并且与四川平均春旱日数有更高的相关性和更为相似的周期振荡特征;环流分析表明,当高原冬季风偏强时,春季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孟加拉湾和高原高度场偏高、西太平洋副高偏东,导致北方冷空气偏弱、高原低值系统发展受阻、西南暖湿气流不能输送到四川,加之对流层中层被下沉气流所控制,水汽向外辐散,由此导致该地区出现晴朗少雨天气,发生春旱.
推荐文章
新的高原季风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关系
高原季风指数
相关
夏季降水
四川盆地夏季降水区域差异及其与季风的联系初探
四川盆地
夏季降水
区域差异
东亚夏季风
高原夏季风
基于风场季节变率的高原季风指数算法的改进及对比
高原季风指数
夏季降水
指数对比
基于GIS的四川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地形关系分析
物种丰富度
生物多样性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自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改进的高原季风指数及其与四川春旱的关系
来源期刊 气象科技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高原季风 四川 春旱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100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973.2019.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春学 18 106 6.0 9.0
2 甘薇薇 7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9)
共引文献  (28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2(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季风
四川
春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技进展
双月刊
2095-1973
10-1000/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