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闭环回收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采用H2SO4为浸出剂,H2O2为还原剂,浸出回收4种金属离子.结果 表明:硫酸浓度为1.5 mol·L-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5 min,反应固液比为20∶1 (g∶L),过氧化氢体积分数为1%时,金属镍、钴、锰和锂的浸出率分别为96.8%、96.2%、93.8%和99.1%;动力学分析显示,Ni、Co、Mn、Li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1.75、44.90、46.77和36.08 kJ·mol-1,属于化学反应控制.分离浸出滤液中Ni、Co、Mn离子后,制备Li2CO3终端产品,其XRD图谱显示产品成分较纯,可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该工艺可实现废旧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回收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推荐文章
从废旧钴镍锰酸锂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新工艺
废旧钴镍锰酸锂电池
正极活性物质
苹果酸
双氧水浸出
高能量尖晶石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能量
尖晶石锰酸锂
掺杂改性
锰酸锂电池掺杂钴镍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锰酸锂电池
掺杂钴和镍
电化学性能
放电比容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闭环回收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废旧镍钴锰酸锂 闭环回收 浸出 化学沉淀 碳酸锂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7-1164
页数 8页 分类号 X7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0/j.cjee.2018121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文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 57 5.0 7.0
2 莫文婷 武昌首义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6 1 1.0 1.0
3 郑莹 武昌首义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5 15 1.0 3.0
4 凌海 武昌首义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2 1 1.0 1.0
5 周钦文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6 高迎龙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7 蒋永议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废旧镍钴锰酸锂
闭环回收
浸出
化学沉淀
碳酸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