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H2 S是煤气中的含硫成分,活性炭能否催化氧化煤气中的H2 S形成活性硫,以促进H2 S和Hg0的协同脱除是值得研究的.本文首先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和热力学分析了低温情况下H2 S对活性炭脱除Hg0的影响.在较低吸附温度130℃下,H2 S不仅不能作为硫源,还使活性炭对Hg0的吸附显著减弱,这主要是由于H2 S对活性炭表面的吸附氧的消耗以及H2 S对含氧官能团的氧的取代反应造成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高温下H2 S对活性炭的影响,高温也不能使活性炭有效渗入单质硫.所以无论低温还是高温情况下,利用H2 S作为硫源使Hg0以HgS的形式脱除并不是活性炭脱汞的可行手段.本文揭示了较宽的温度范围内H2 S对单纯的活性炭脱除Hg0的影响机理,能为用于煤气脱汞的活性炭的设计以及作为负载时机理研究提供支持作用.
推荐文章
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研究进展
浸渍活性炭
硫化氢
脱除
活性炭催化氧化脱除单质汞的研究
催化氧化
单质汞
活性炭
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工艺参数研究
硫化氢
改性活性炭
脱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硫化氢对活性炭脱除单质汞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硫化氢 活性炭 热力学 程序升温脱附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4-1201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7.3
字数 5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4/j.issn.1000-0518.2019.10.19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劲松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98 2937 32.0 52.0
2 周启昕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6 6 2.0 2.0
3 洪东阳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化氢
活性炭
热力学
程序升温脱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