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及其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包括导管消融在内的新的治疗方法的发展,房颤的治疗仍然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关于房颤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涉及心脏的电生理机制和心脏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心房重构在房颤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心房的重构包括心房结构重构的电重构,心房重构早期表现为以电生理及离子通道特征发生变化的电重构,晚期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和心房肌等的淀粉样变、纤维化等组织结构改变的结构重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1-7)可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以上述研究为背景,血管紧张素-(1-7)与房颤过程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炎症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炎症
C-反应蛋白
老年心房颤动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
心房颤动
临床症状
临床治疗
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
心房颤动
认知功能
病理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紧张素-(1-7)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7-9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5
字数 3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0/j.cnki.jhmu.2019041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志明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125 423 10.0 13.0
2 李瑾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22 79 5.0 7.0
3 梁斌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35 155 8.0 10.0
4 苗彦光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7-1237
46-1049/R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84-1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0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4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