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2019我国期刊影响力指数(CI)排名前5的中医药大学学报本年度的载文情况.方法:通过知网检索并下裁2019我国CI指数排名前5的中医药大学学报本年度内全部文献,按CI指数进行排序,采用Excel表格将各学报的信息,如页数、发文数、基金论文数、发文地区与机构等录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求和.浏览文献,进一步将其分类,了解各家学报栏目特色.结果:《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全年发文量最高,《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次之,《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全年发文量最少;各学报本校及附属医院发文总量均较高,占各学报全部文献的一半以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关于文献研究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多,实验研究文献亦较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关于中药研究的文献占比最高,内容也更全面;《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开设有专家论坛、国医大师、数字中医药栏目;《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均以临床研究的文献为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国家级课题占比最高.结论: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各家学报各有特色和专长,对于今后学报的工作有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近6年载文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载文情况
分析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09年载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成都大学学报
载文
学术影响力
统计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008年载文被引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载文
被引分析
13种中医药大学学报科技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中医药大学
高校学报
高被引论文
总被引频次
基金资助
学科分布
年份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9我国期刊影响力指数排名前5中医药大学学报载文情况分析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期刊影响力指数(CI) 影响因子(IF) 载文分析 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医史文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7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63/j.cnki.2096-7403.2019.06.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穆俊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95 320 10.0 15.0
2 梁葆朱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21 37 4.0 5.0
3 郭亚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 0 0.0 0.0
4 罗炜杰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期刊影响力指数(CI)
影响因子(IF)
载文分析
中医药大学学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