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讨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土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稳定性、有机碳土层分布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产量的影响,为生物炭在关中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水平和2个氮肥水平,生物炭水平分别为0、1000、5000、10000 kg/hm2,依次记为B0、B1、B2、B3;氮肥水平包括两季总氮量480 kg/hm2(NT)和两季总氮量减半240 kg/hm2(NH),共组成8个处理.采集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样品,利用TTF-100土壤团聚体分析仪湿筛获得5种粒级的团聚体(>2 mm、1~2 mm、0.5~1 mm、0.25~0.5 mm、<0.25 mm),用>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重量直径(GMD)表示水稳性团聚体的的稳定性,并测定了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及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总产量.[结果]与不施生物炭(B0NT、B0NH)相比,施用生物炭的处理显著增加了>2 mm、1~2 mm粒级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百分含量(P<0.05),两粒级增幅范围分别为3.5%~180.3%、9.4%~98.9%.施用生物炭10000 kg/hm2(B3NT、B3NH)时,MWD、GMD和R0.25增幅最高,分别增加了12.5%~112.5%、25.0%~65.7%、20.0%~65.0%.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不施生物炭处理相比,>2 mm、1~2 mm、0.5~1 mm和0.25~0.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6.3%~30.5%、0.2%~28.2%、0.2%~41.6% 和4.6%~39.1%.与0—10 cm土层相比,10—20 cm土层氮肥减量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而施用生物炭10000 kg/hm2(B3NH)可改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变有机碳分布.在10—20 cm土层,与B0NT处理相比,B0NH处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R0.25、MWD、GMD显著下降,三者分别降低了79.2%、25.7%、30.0%,而B3NH与B3NT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B0NT相比,B0NH处理<0.25 mm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分配比例显著增加了17.4%,而B3NH处理与B3NT相比,<0.25 mm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此外,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作物总产量,B2NT、B3NT和B3NH处理下两季作物总产量较高,分别较B0NT提高了27.0%、23.6%、27.9%,且三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各指标相关分析可知,水稳定大团聚体的GMD与土壤全土有机碳以及两季作物总产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生物炭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且提高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总产量.减施氮肥有利于有机碳向大团聚体中分配,供试条件下,生物炭10000 kg/hm2配施氮肥240 kg/hm2对提高土耕层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及两季作物总产量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红枣产量
土壤
肥料
生物炭
土壤稳定性团聚体
水稳性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产量
秸秆生物炭配施氮肥对潮土土壤碳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玉米秸秆炭
氮肥用量
潮土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生物炭对塿土水热特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生物炭
塿土
土壤水热特性
土壤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施用生物炭和秸秆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植烟土壤
生物炭
有机碳
腐熟秸秆
团聚体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炭和氮肥配施提高土团聚体稳定性及作物产量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物炭 氮肥 土壤团聚体 土 作物产量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2-79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75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81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17 118 7.0 10.0
2 刘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7 335 9.0 18.0
3 李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6 110 6.0 9.0
4 代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3 1.0 1.0
5 张光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5)
共引文献  (835)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1(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氮肥
土壤团聚体
土
作物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