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上斜方肌弹性的可行性及稳定性.方法 纳入健康成年人240例,其中男138例,女10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5±12.2)岁.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参与者双侧上斜方肌不同臂展角度(0°、30°、60°、90°)下杨氏模量值,每名参与者均由2位超声医生测量,每位医生测量2次.结果 双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随臂展角度增加而增加,在0°、30°、60°、90°臂展角度下左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16.88±5.32)、(26.34±3.15)、(30.11±5.32)、(42.39±3.54)kPa,右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分别为(17.11±4.01)、(26.54±4.02)、(31.24±4.29)、(41.34±4.01)kPa.在0°、30°、60°、90°臂展角度下,左侧和右侧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臂展角度的增加,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不断增加,各角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间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用于上斜方肌弹性的评价,测量所得杨氏模量值较稳定,重复性好.上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随臂展角度增加而增加.
推荐文章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初步应用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容受性
弹性成像技术
弹性模量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正常胸锁乳突肌弹性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胸锁乳突肌
弹性模量值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不同类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价值
男子乳腺发育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急性睾丸炎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睾丸炎
弹性成像技术
弹性模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正常人不同臂展角度上斜方肌的弹性
来源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上斜方肌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6-7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1
字数 2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7/j.issn.0258-4646.2019.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257 1798 20.0 29.0
2 黄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36 254 10.0 14.0
3 姜镔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37 157 7.0 9.0
4 沈艳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上斜方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0258-4646
21-1227/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8-17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49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