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椰纤维生物炭(CFB)对铅(Pb)污染水稻土中Pb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以及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和品质的调控效果,以热带(海南)具有代表性的花岗岩和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水稻土为供试土壤,在6种Pb污染土壤(Pb质量分数为0、50、250、500、2 500、5 000 mg·kg-1)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CFB,并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分析土壤EDTA有效态Pb含量和Pb形态,及糙米Pb含量、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 表明:随Pb污染量的增加,两种水稻土中各化学形态和有效态Pb含量显著增加(P<0.05);CFB的施用降低了土壤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增加了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降低了供试土壤有效态Pb含量,且玄武岩母质水稻土较花岗岩母质水稻土效果更显著.Pb质量分数(250、500 mg·kg-1)未超过国家农业用地风险管制值(GB15618-2018;≤500 mg·kg-1)时,花岗岩水稻土、玄武岩水稻土中糙米Pb含量依次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 mg·kg-1);Pb胁迫未对水稻生长和农艺性状造成明显影响;而质量分数为5 000 mg·kg-1时,Pb胁迫抑制水稻生长、降低农艺性状,此时花岗岩和玄武岩中糙米Pb含量分别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14、10倍.CFB能够缓解Pb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b质量分数为500 mg·kg-1时,CFB的施用使玄武岩水稻土中糙米Pb含量降低38.4%,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椰纤维生物炭能够促使土壤中Pb向水稻难吸收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降低有效态Pb含量,减轻Pb对水稻生长的毒害及在糙米中的累积.
推荐文章
椰纤维生物炭添加对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吸附Pb(Ⅱ)的影响
椰纤维生物炭
花岗岩砖红壤
等温吸附
解吸
施用椰壳生物炭对砖红壤氮素淋失和油麦菜吸收利用的影响
砖红壤
油麦菜
椰壳生物炭
氮淋失
氮素利用率
生物炭对灌淤土氮素流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生物炭
灌淤土
氮淋失
水稻产量
宁夏引黄灌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椰纤维生物炭对砖红壤水稻土Pb形态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椰纤维生物炭 水稻土 铅形态 水稻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6-18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56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9.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勇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7 35 4.0 5.0
3 李建宏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6 46 3.0 6.0
4 赵庆杰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3 58 3.0 6.0
5 洪思诚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 1 1.0 1.0
6 张婧旻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3 5 1.0 2.0
7 李伯凌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2 1 1.0 1.0
8 吴治澎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4)
共引文献  (201)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椰纤维生物炭
水稻土
铅形态
水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