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回顾了时间频率发展历程,从最初天文观测校准天文摆钟、石英钟或原子钟守时,产生天文时;到后来原子钟的发明和利用天文时准确标定铯原子频率,奠定了铯原子秒定义的基础.在原子秒时代,采用铯喷泉基准钟复现秒定义,驾驭国际原子时,从而建立国际通用原子时标.展望未来,面对基于光钟重新修改秒定义路线图的要求,定位为计量型的光钟需要考虑相对论频率偏移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
推荐文章
工业4.0:从原子到比特
工业4.0
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
数据制造
从长度单位米到时间单位秒:稳频激光-飞秒光梳-铯原子喷泉钟-光钟
计量学
频率标准
波长标准
铯原子喷泉钟
飞秒光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时间:从天文时到原子秒
来源期刊 计量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天文时 原子秒 原子时 秒长基准 铯喷泉钟 光钟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71.2019.05.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爱敏 24 102 5.0 9.0
2 李天初 31 169 8.0 11.0
3 房芳 7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文时
原子秒
原子时
秒长基准
铯喷泉钟
光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量技术
月刊
1000-0771
11-1988/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号
2-79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59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