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经股动脉逆行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选择单纯PDA患者98例,其中漏斗型43例,管型55例.男38例、女60例,年龄2~48(9.8±10.4)岁.所有患者均在TTE引导下经股动脉逆行封堵PDA,通过建立股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动脉导管-主肺动脉-右室的轨道,在TTE的引导下由股动脉入路置入合适的封堵伞,封堵后以TTE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诊.结果 98例患者均成功在TTE引导下完成PDA封堵,其中1例成人PDA,因图像质量导致超声对动脉导管内径的诊断有误差,以至多次更换封堵器,但最终成功封堵.手术时间(33.2±5.8)min,选用室间隔缺损肌部封堵器,封堵器腰径(12±6) mm,术后杂音消失,超声示主、肺动脉间无分流,术后住院时间3~4d.随访1、3、6、12个月均无分流信号.术后左房前后径[(25.8±6.1)mmvs.(30.6±8.4)mm]及左室舒张期末内径[(38.5±9.1)mm vs.(45.2±11.5)mm]明显缩小(P<0.05).结论 TTE引导下经股动脉逆行法应用室间隔缺损肌部伞封堵PDA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了X线及造影剂的损伤,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推荐文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封堵
随访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穿刺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缺损,先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引导下经皮逆行法封堵未闭动脉导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股动脉 经胸超声心动图 封堵器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8-12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7-4848.201903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导管未闭
股动脉
经胸超声心动图
封堵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