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西亚高山原始针叶林遭受大规模采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林已成为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也是我国西南林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亚高山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暗针叶林,对天然次生林关注较少.选择川西米亚罗林区亚高山次生林自然恢复演替序列上高山柳灌丛、次生桦木阔叶林、岷江冷杉桦木针阔混交林,以相邻岷江冷杉成熟林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基于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性能等测定,分析了次生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土壤水源涵养效应动态,结果表明:(1)次生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容重总体呈下降趋势,除灌丛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间具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植被类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2)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孔隙度具有显著差异,以针阔混交林0—30 cm土层总孔隙度(64.39%)和毛管孔隙度(50.49%)为最高,灌丛总孔隙度(41.25%)和毛管孔隙度(33.70%)为最低;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以暗针叶林(14.27%)为最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孔隙度大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3)随着林龄增加,次生林土壤0—30 cm土层最大持水量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在针阔叶混交林阶段达到最大(1815.02 t/hm2),到暗针叶林阶段有所下降(1659.88 t/hm2);土壤毛管持水量以针阔混交林(1369.72 t/hm2)为最高,而非毛管持水量以暗针叶林(534.95 t/hm2)为最高,暗示针阔混交林树木生长所需有效水贮存量较大,亚高山暗针叶林具有较强的土壤水分调节能力和土壤渗透能力.从水源涵养功能角度,川西亚高山森林植被恢复应注重构建针阔叶混交林结构.
推荐文章
浑河上游4种典型水源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浑河上游
水源涵养林
土壤物理性质
水源涵养功能
不同经营模式对川西亚高山天然次生林林地水文效应的影响
森林经营模式
天然次生林
水文效应
川西亚高山
莽山不同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次生林
土壤有机碳(SOC)
土壤物理性状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川西亚高山桦木林的林地水文效应
桦木林
苔藓
枯落物
土壤
最大持水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亚高山次生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效应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持水能力 天然次生林 川西亚高山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14.7
字数 83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6.02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8)
共引文献  (789)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2(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3(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7(4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9(3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持水能力
天然次生林
川西亚高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