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探寻抑郁症患者情绪障碍的产生机制,设计了基于情绪面孔识别的大脑微状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情绪面孔识别状态下产生的事件相关电位(ERP)信号,对ERP信号的微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情绪加工过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MDD)与正常组(NC)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情绪面孔识别状态下,MDD组和NC组大脑微状态在类型、数量、持续时间、组合排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在正性情绪面孔刺激下,MDD组微状态1、4的持续时间占比显著小于正常组;负性情绪面孔刺激下,MDD组微状态1的持续时间占比显著小于正常组,而微状态2、5的持续时间占比则显著大于正常组.该研究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研究和临床早期诊断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状态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抑郁症
注意偏向
注意回避
脱离困难
狂躁抑郁症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的闭眼眼球活动研究
狂躁抑郁症
安静状态
闭眼眼球活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情绪面孔识别状态下抑郁症患者大脑微状态的差异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抑郁症 情绪面孔 事件相关电位 微状态分析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18.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904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46)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郁症
情绪面孔
事件相关电位
微状态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