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情绪面孔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通常将正性和中性面孔情绪表情判别为负性,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但其相关的神经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基于面部表情刺激任务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使人们对抑郁症负性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主要对抑郁症的面部表情任务的任务范式及相关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抑郁症的脑磁共振研究进展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学
发病机制
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海马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
海马
电休克
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抑郁症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功能性
抑郁症磁共振脑功能应用研究进展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病理环路
脑结构
脑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抑郁症情绪面孔任务相关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抑郁症 情绪面孔 功能磁共振 神经机制 功能连接
年,卷(期) 2017,(2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7-23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54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24.2017-17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悦娣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19 70 5.0 7.0
2 董晓雪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3 6 1.0 2.0
3 许婷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1 1 1.0 1.0
4 林祖潘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2 1 1.0 1.0
5 张家豪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1 1 1.0 1.0
6 宋昊林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1 1 1.0 1.0
7 蔡媛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郁症
情绪面孔
功能磁共振
神经机制
功能连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