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恶意程序传播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面临的一项重要安全问题,传统的研究大多从入侵检测方法的角度阻止恶意程序的传播,很少考虑攻防博弈策略对恶意程序传播过程的影响.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攻防双方的博弈策略进行分析,建立了WSNs的攻防博弈模型及恶意程序传播模型,并将博弈均衡策略与传播模型耦合起来,得到了博弈参数与传播模型的稳态感染比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合法节点被感染恶意程序时的损失大于其检测到恶意程序时的收益时,能有效抑制WSNs中恶意程序的传播.此外,通信半径的增加、节点的移动行为能加速恶意程序的传播.研究结果对抑制WSNs中的恶意程序传播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恶意程序的传播模型
无线传感器网络
休眠/唤醒
恶意程序
传播模型
仿真
基于最优反应均衡的传感网恶意程序传播抑制方法
传感网
恶意程序
有限理性
最优反应均衡
一种无线Ad hoc网络中恶意程序的传播模型
Ad hoc网络
恶意程序
传播模型
基于扩展传染病模型的异质传感网恶意程序传播建模与分析
异质传感网
恶意程序
传染病模型
稳定点
基本再生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微分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模型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恶意程序传播 微分博弈 元胞自动机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无线传感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1-93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P393
字数 90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19.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龙军 绍兴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31 113 7.0 8.0
2 沈士根 绍兴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5 69 4.0 6.0
3 周海平 绍兴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10 40 4.0 6.0
4 彭华 绍兴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4 2 1.0 1.0
5 冯晟 绍兴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5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3)
共引文献  (13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5(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6(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7(1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
恶意程序传播
微分博弈
元胞自动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