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将“排除合理怀疑”引入证明标准之中,是从过去注重外在的、客观化的证明要求,走向重视裁判者内心确信程度的重要立法尝试。这种立法尝试既不是对“证据确实、充分”标准的简单解释,也不是降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而是从裁判者主观认识的角度,重新确立裁判者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作为英美法系刑事诉讼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和较为完备的解释。但是,“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适用的时间相对较短,相关规定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语境下,如何对“排除合理爪疑”逬行合理定位,如何防范裁判者滥用“排除合理怀疑”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推荐文章
浅析笛卡尔的“普遍怀疑”
笛卡尔
形而上学
怀疑
对"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反思
盖然性
证明标准
自由心证
浅析怀疑论的实质研究
本体论
认识论
实践
语言
逻辑
浅析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标准
非法证据排除
范围
排除加例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证明标准之“排除合理怀疑”
来源期刊 中国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 裁判者 证明要求 内心确信 主观认识 犯罪事实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排除合理怀疑
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
裁判者
证明要求
内心确信
主观认识
犯罪事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审判
半月刊
1673-5498
11-5414/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6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