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估其遗传基础,探索拓宽其遗传基础的对策,推动青稞新品种选育工作.[方法]以1950s后,影响力高、推广面积大的1 05个藏区青稞育成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亲缘系数分析法分析参试品种的遗传基础,进而以亲缘系数为基础,采用兰氏距离、类平均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累积直系亲缘系数,筛选藏区主要骨干亲本.[结果]18.01%的品种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各组合亲缘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000-0.750,组合平均亲缘系数为0.053,显著高于中国大麦主栽品种以及北美大麦品种.根据参试品种的育成时间,以十年为期,将参试品种划分为7个时期,1970s和1980s 2个时期,参试育成品种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高,分别达到0.115和0.107;1990s和最近十年,参试育成品种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低,分别为0.040和0.032.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的参试育成品种数分别为48、27、17和12个;甘肃省的参试育成品种组合平均亲缘系数最高,达到0.220,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参试育成品种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为接近,分别为0.094、0.122和0.138.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参试品种聚为7类,Ⅱ、Ⅲ类群共包含25个参试品种,各类群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低;其他5个类群共包含83个参试品种,各类群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高.40个参试品种的累积直系亲缘系数大于0,其中9个育成品种是藏区青稞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了67个参试品种.9个骨干亲本及其67个衍生种占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72.38%.1960s,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的数量占该时期参试品种总量的41.76%,之后的4个时期,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的数量占各时期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80.00%、80.77%、76.47%和72.22%;最近十年,该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68.75%.对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和甘肃省,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数占各地区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79.17%、62.96%、70.59%和75.00%.参试育成品种所使用的亲本合计118个,其中本地亲本97个,占比82.20%,外引亲本15个,占比12.71%;剩余6个亲本的来源信息缺失.[结论]藏区青稞的9个骨干亲本及其67个衍生品种构成了育成品种的主体,外引大麦种质利用率低,从而导致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脆弱.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16个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甘孜试点结果初报
青稞品种(系)
青藏高原
青稞区试
甘孜试点
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青稞
气象因子
生长季
生产潜力
西藏青稞育成品种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麦
青稞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西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亲缘系数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青稞 育成品种 亲缘系数 遗传多样性
年,卷(期) 2019,(1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8-276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9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1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一林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44 475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5)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青稞
育成品种
亲缘系数
遗传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