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满足物联网应用中边缘感知系统信息交互的需求,可以采用传输便捷、功耗较低的近场通信方法.然而,传统的近场通信方法基于电磁波的广播通信,广播通信存在着安全性的先天不足.针对这一安全问题,使用移动设备上的可见光传感器实现了一种面向物联网的可见光近场双工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上行链路由环境光传感器感知光强变化完成数据接收,并且针对可见光源信号不稳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状态转化调制STM(State Transaction Modulation)策略.在下行链路中,采用图像传感器扫描移动设备屏幕实现数据传输,并提出了一种能耗自适应的信号传输方法降低下行链路的能量开销.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行链路中,STM调制的传输速率高于PWM和PIM调制且能耗大幅降低,在传输序列有重复的情况下吞吐率亦优于DH-PIM调制.
推荐文章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无线通信
可见光通信
发光二极管
研究现状
应用前景
MIMO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VLC
MIMO
OptiSystem
眼图
可见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可见光通信
关键技术
数字信号
网络接入
水下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分析
水下可见光
通信技术
通信距离
通信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物联网的可见光近场通信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物联网 近场通信 可见光传感器 调制方法 能耗 智能移动设备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无线传感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2-880
页数 9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6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19.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科技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1 323 11.0 15.0
2 邱杰凡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 3 1.0 1.0
3 陈立建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 19 3.0 4.0
4 李成林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联网
近场通信
可见光传感器
调制方法
能耗
智能移动设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