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初步探索研究磺胺类化合物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作用模式,建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方法:通过分子对接(Surflex-Dock)研究阐明磺胺类化合物与PTP1B的结合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进行3D-QSAR研究.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可以与PTP1B酶的Site A位点很好地结合.建立的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为0.516,CoMSIA模型q2为0.503.结论:该类化合物可与PTP1B酶很好地结合,建立的CoMFA模型和CoMSIA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为该类化合物的下一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抑制剂
1,3-噻唑
分子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合成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专利现状分析
糖尿病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合成
专利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抑制剂
进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柔性原子受体模型(FLAR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磺胺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 磺胺类 分子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7-17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14
字数 3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艳侠 9 110 4.0 9.0
2 李鹏飞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 133 6.0 11.0
3 孟歌 14 64 5.0 7.0
4 童静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
磺胺类
分子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师
月刊
1008-049X
42-1626/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38-32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6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4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