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长期采用小型机具进行耕作,导致农田耕层变浅、犁底层向上移动,土壤蓄水能力下降.为了明确不同深松方法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和生产能力,本研究通过3a定位试验,以春季旋耕为对照(CK),研究了秋季全方位深松(BS)、秋季连年垄台深松(RS)、初夏连年垄沟中耕深松(FS)和秋夏年际交替间隔深松(AS)4种深松耕作方式的蓄水和增产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不同耕作处理土壤容重特征表述为:CK为上虚下实型、BS为均匀疏松型、RS为垄虚沟实型、FS为垄实沟虚型(相对RS)、AS为年际疏松交替型.BS、AS、FS和RS不同年份土壤平均贮水量较CK增幅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0.9~23.2 mm、10.9~17.2 mm、9.0~15.7 mm和6.0~8.2 mm,尽管AS的容重在年际间存在更替变化,但对年际间土壤平均贮水量影响较小.总体上BS和AS土壤贮水量高于CK和RS,提高10.9~23.2 mm,能够为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稳产提供保障.尤其相对于其他3种深松方式,AS处理3 a研究数据玉米持续保持着高生产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产量提高17.22%~28.6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7~0.73 kg·m-3;2013年较BS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其他两年分别提高1.00%~5.92%,0.06~0.20 kg·m-3;较FS产量提高5.59%~13.50%,2014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其他两年提高0.20~0.43 kg·m-3,因此AS是较为适宜的深松方式.
推荐文章
深松深度对砂姜黑土耕层特性、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砂姜黑土
冬小麦
深松深度
土壤紧实度
土壤三相比(R)值
根系形态
低压微喷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低压微喷
测墒补灌
周年
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深松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深松方式 土壤容重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玉米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1,201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3|S365
字数 43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19.02.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占祥 81 1274 21.0 33.0
2 郑家明 46 345 10.0 17.0
3 冯良山 56 326 12.0 16.0
4 张哲 16 94 5.0 9.0
5 杨宁 23 135 7.0 11.0
6 白伟 20 178 8.0 13.0
7 蔡倩 11 61 3.0 7.0
8 冯晨 10 32 3.0 5.0
9 向午燕 7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0)
共引文献  (32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松方式
土壤容重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玉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