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傅里叶空间不同纯相位编码方法对产生圆对称艾里光束的影响, 详细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编码方法, 并引入了另一种已有的编码方法与常用方法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这两种方法都能产生高质量的圆对称艾里光束.其中常用方法产生的光束理论上质量相对较高, 且受光束参数影响较小, 适应性广, 但衍射效率低;另一种编码方法产生的光束质量理论上相对较差, 且对光束参数的选择有一定要求, 但优点是衍射效率高, 约为原方法的2.4倍, 对于激光加工、非线性激发等应用有较大的优势.使用两种方法实验产生了圆对称艾里光束, 发现常用的编码方法衍射效率低使得实际光束的质量受噪音影响较大, 而另一种编码方法产生的光束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 实验验证了此种编码方法的可用性.
推荐文章
谐振腔内的高质量圆对称艾里光束的产生方法
圆对称艾里光
谐振腔
特征向量法
衍射光学元件
数字流域模型的河网编码方法
河网编码
数字流域
河网拓扑关系
二叉树
循环码编码方法研究
循环码
写法
编码
二进制
图像压缩中的几种编码方法
图像编码
图像压缩
小波
分形
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编码方法生成圆对称艾里光束的实验研究及其特性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全息 圆对称艾里光束 纯相位编码 光束质量 衍射效率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全息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3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946.02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滔 18 43 4.0 6.0
2 刘正楠 2 0 0.0 0.0
3 邓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息
圆对称艾里光束
纯相位编码
光束质量
衍射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