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垄沟,整理成平整如方砖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种子。春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见到苗儿破土而出。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田境上便站满了插秧的人们,男女老少绢起裤腿捋起衣袖。天空跌进了水田里,打湿了几朵淘气的白云。父亲挑着码得像宝塔似的秧把走到田边,弓腰放下扁担,用衣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秧把们“啪啪”地站到水田里。母亲顺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儿拆开,一分为二,左手握住半把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秧苗儿就一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夹住,再往水田里插去。母亲的左右手配合得极为默契,她插秧时手指撩起的水花从不间断。在母亲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一位高明的织工,织着绿锦。母亲用她的汗水染绿白晃晃的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