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高隔离度宽带双工器,首先将双工器指标拆分为留有一定余量的Tx,Rx滤波器指标,然后使用微带交指结构和基于耦合系数与外部品质因数的改进方法,设计出满足指标的宽带Tx,Rx滤波器,最后使用两种T型结和滤波器组合的结构对双工器进一步设计,并对这两种结构的微带双工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并行连接的双工器结构紧凑,但隔离度较差;串行连接的双工器通带内最小回波损耗为14.16 dB,最大插入损耗为1.01 dB,通带间最小隔离度为53.46 dB,双工器尺寸为8.0899 mm×2.0591 mm×0.302 mm,完全满足指标要求,并且具有相对带宽大、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的优点,为设计高性能双工器提供了可行性.
推荐文章
微波注入实验用高隔离度双工器的研究
高隔离度
双工器
注入实验
插入损耗
一种新型高隔离四端口双工器设计
双工器
高隔离度
带通滤波器
相位响应
四端口
基于DGS的微带DBR双工器的研究
双重行为谐振
缺陷地结构
双工器
滤波器
一种宽频带毫米波微带双工器的研制
宽频带
毫米波
滤波器
微带双工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交指滤波器的高隔离度宽带双工器设计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双工器 交指滤波器 设计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微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603.5|TN629.1
字数 3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4/HPLPB201931.1803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150 833 13.0 19.0
2 许夏茜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8 5 2.0 2.0
3 文数文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5 5 1.0 2.0
4 袁靖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电子机械系统
双工器
交指滤波器
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