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探明河东煤田离柳矿区沉积地层和岩石学特征,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显微岩相学方法研究了离柳矿区枣林沟地层和岩石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厚约14. 5 m,仅存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下段C2t;二叠系厚度超过112m,包括太原组上段P1t、山西组P1-2s、下石盒子组P2x和上石盒子组P2-3s(未见顶).可见该区沉积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并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含少量碳酸盐岩和铁质岩.铁质岩主要组成矿物为褐铁矿,碳酸盐岩仅见于太原组上段.
推荐文章
伊宁盆地石炭-二叠系地层简介
伊宁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地层特征
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阜阳地区
石炭纪
二叠纪
生烃潜力
模拟实验
盆地模拟
新疆西昆仑库木别勒沟一带石炭-二叠系地层划分
西昆仑
库木别勒沟
喀拉塔什组
沉积环境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二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
二叠纪
层序地层学
沉积特征
地震勘探
测井
岩心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东煤田离柳矿区枣林沟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及岩石学特征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石炭系 二叠系 地层 岩石学特征 离柳矿区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天文学、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83
字数 4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9.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沛青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21 290 9.0 17.0
2 高恒亮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3 0 0.0 0.0
3 王凯文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3 0 0.0 0.0
4 韦祖宁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炭系
二叠系
地层
岩石学特征
离柳矿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