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珍贵树种人工林和次生林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研究,揭示根系在养分循环与地力维持中的作用机制,为当地的人工林经营和次生林的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意见.以广东省乐昌市龙山林场60年生次生林,16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根系采用土钻野外取样和根系扫描仪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1)3种林分的根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红锥林根系生物量最高(108.05±33.67)g·m?2其次为次生林(76.55±36.38)g·m?2),乐昌含笑林最低(73.31±57.70)g·m?2;(2)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根面积密度在3种林分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根系平均直径、比根长、根长密度在3种林分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乐昌含笑林根组织密度最低;3种林分不同直径范围根系的根长、表面积、体积占总体百分比,表现一致的变化趋势;(3)红锥林和乐昌含笑林的根系C与根系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显著正相关,而次生林无相关性;(4)次生林土壤P与根长密度和根面积密度显著负相关,而红锥林呈显著正相关;红锥林土壤C、N与根系K显著负相关,而土壤K与根系K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该研究地可以选择乐昌含笑乡土树种作为造林树种,并适当的增施K、C、P肥有助于提高林木生产.
推荐文章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养分积累动态
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养分
积累速率
轮伐期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杉木人工林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肥力
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大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次生林
林窗大小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量磷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与养分的耦合关系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耦合关系
生态系统
喀斯特峰丛洼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次生林和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形态特征、养分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量 根系形态 红锥 乐昌含笑 土壤养分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9-23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X173
字数 6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1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9)
共引文献  (759)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量
根系形态
红锥
乐昌含笑
土壤养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