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白芍、雷公藤-莱菔子配伍比例的变化与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变化关系的规律.方法 白芍、莱菔子分别与雷公藤以1∶4、1∶1、4∶1配伍,经水提、乙酸乙酯萃取、氧化铝柱洗脱,滤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雷公藤单提液及配伍白芍、莱菔子后提取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 以对照品溶液浓度(μg/ml)对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A=4×107X+77 669(R=0.999 7),线性范围为:11.08~354.49μg/ ml.研究结果表明白芍对雷公藤的解毒作用明显,莱菔子相对较弱,并且这两种中药与雷公藤配伍都显现出的解毒作用与所占比例的增加成正比.结论 白芍、莱菔子对雷公藤具有减毒功效,而白芍对雷公藤的解毒作用更加明显,莱菔子相对较弱.
推荐文章
中药配伍雷公藤减毒作用的进展研究
雷公藤
减毒作用
进展研究
基于雷公藤配伍前后雷公藤内酯酮含量变化探讨其减毒机制
雷公藤内酯酮
黄芪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畏相杀
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雷公藤红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雷公藤红素
环境因子
回归分析
次生代谢
雷公藤根际微生物特征研究
雷公藤
天然林
人工混交林
根际微生物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公藤配伍白芍、莱菔子其特征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公藤 白芍 莱菔子 雷公藤甲素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86/j.1003-5052.2019.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军 3 0 0.0 0.0
2 李连瑞 2 0 0.0 0.0
3 刘婕 1 0 0.0 0.0
4 陈志勇 1 0 0.0 0.0
5 张希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7(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公藤
白芍
莱菔子
雷公藤甲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双月刊
1003-5052
12-117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148号
6-12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11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