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人意识行为的差异,地区间文化互融影响出现"损有余而补不足",这种选择与整合制约着人的社会生活空间的形成.所以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历史上迁徙变化带来的多民族性造就了类型丰富、风格迥异的云南古民居.其中以滇中一颗印为云南地域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抚仙湖北岸紧凑的一颗印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能满足普通人的经济需求,这是适应当地多样性自然条件的结果,形式艺术有着浓郁的原生特色.同时经济的需求又使得部分一颗印被当地居民进行商业改造,衍生出了新的建筑形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抚仙湖北岸古民居的形式艺术研究——基于当地一颗印的考察
来源期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域性 抚仙湖北岸 一颗印 形式艺术 原生特色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TS664.03
字数 3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71/j.cn43-1247/ts.2019.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兵兵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7 2 1.0 1.0
2 罗洁如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5 1 1.0 1.0
3 曾蕾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5 1 1.0 1.0
4 李妮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域性
抚仙湖北岸
一颗印
形式艺术
原生特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具与室内装饰
月刊
1006-8260
43-1247/T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42-13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0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