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例ESC RCC中不同抗体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ESC RCC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66岁.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由胞质红染的嗜酸性细胞构成,实性区腺管状排列,其内可见微囊和巨囊性区域,可见胞质内嗜碱性或嗜酸性粗细不等的颗粒状彩斑.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PAX8和CK20,可出现Melan-A和Cathepsin K的表达,不表达CK7、CD117.2例获得随访,生存时间2~26个月.结论 ESC RC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形态较为典型,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诊断,患者预后良好.
推荐文章
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肾细胞癌
嗜酸性
未分类
实性
免疫组织化学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特点及病理分析
肾肿瘤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病理特征
肾部分切除术
预后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肾细胞癌
多房囊性
肾切除术
预后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癌,肾细胞/病理学
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性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6-9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11
字数 3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5/j.cnki.cjcep.2019.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祥山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 95 298 9.0 11.0
2 吴鸿雁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 78 327 11.0 13.0
3 付尧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 19 27 3.0 5.0
4 史倩芸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 2 0 0.0 0.0
5 王小桐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肿瘤
嗜酸性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