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球发球技术是网球比赛中唯一不受对手制约的专项技术,优质的发球技术对比赛胜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学者徐龙雨[1]指出网球发球动作中,肢体的运动形式表现为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各环节的速度也表现为由近端到远端的依次增加,最终形成鞭打动作。但在完整正确的网球发球过程中,鞭打动作只是上肢动力链的最后的末端连接。在运动员高速发球过程中,80%以上的用力来源于下肢的蹬地反作用和躯干核心区域的扭转作用。整个发球的发力过程为蹬腿—转髋—转体—手臂绕肩肘部伸展—小臂外旋—转腕—随球动作和落地脚[2]。王恒等[3]研究认为在发球时人体一系列的用力顺序是一个完整的动力链。Elliott等[4]1995年对网球发球动作的动力链进行了描述性定义,即在高速发球中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一般遵循近端到远端的原则,腿—躯干—手臂或球拍最终完成击球的力量传递顺序,通过这种力量传递顺序,使发球动作中身体各个环节相互衔接,达到高速发球效果。
推荐文章
对提高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措施分析
青少年
男子排球运动员
弹跳力
刍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及其训练
排球运动员
速度训练
方法
计划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攻意识培养的初探
篮球进攻意识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功能性训练对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发球精准度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教育:职教 学科 体育
关键词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 发球技术 发球动作 实验 训练 鞭打动作 用力顺序 描述性定义
年,卷(期) gdjyzj_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G84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德志 24 85 4.0 8.0
2 张卫 15 28 4.0 4.0
3 张志斌 9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
发球技术
发球动作
实验
训练
鞭打动作
用力顺序
描述性定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教育:职教
月刊
1005-1422
44-1145/G4
广州市小北路155号
46-50
出版文献量(篇)
866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