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建设问题的分析,认为保护地与乡村社区二者关系的研究是保护地建设的关键.根据对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关系的回顾,认为从空间营造的角度探讨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共生模式是解决青藏高原保护地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保护区与乡村社区共生关系的形成、演变机制,提出保护区与乡村社区共生界面——小流域是问题研究的重点.分析共生界面的特征,提出3种尺度的营造策略——小流域景观规划、乡村聚落重构与绿色建筑营造.流域尺度强调上游河源区的生态保护,中游河谷的生态保育和下游河口区的生态修复;聚落尺度提出将社区作为景观资源与旅游设施的重构策略;院落尺度利用绿色建筑技术营造新型民居,实现重构聚落的核心内容和小流域景观规划的重点环节,回应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保护区与社区共生模式的形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共生模式研究——以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园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青藏高原 自然保护地 乡村社区 共生模式 空间营造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风景园林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8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75/j.cla.2019.09.008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143 1021 14.0 27.0
2 康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8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景园林
青藏高原
自然保护地
乡村社区
共生模式
空间营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园林
月刊
1000-6664
11-2165/T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82-2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4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