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肌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微等离子体治疗过程中的镇静止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微等离子体治疗的30例痤疮瘢痕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时采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再次治疗时选择咪达唑仑肌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辅助微等离子体治疗.记录并对比咪达唑仑联和组与利多卡因单用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焦虑评分(Anxiety visual analog test,AVAT)、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满意度评价及顺行性遗忘评价.结果:微等离子体治疗中咪达唑仑联用组患者的SBP、DBP及HR较利多卡因单用组均下降(P<0.0001),SpO2改变不明显.咪达唑仑联用组VAS和AVAT评分较利多卡因单用组均有显著降低(P<0.0001).辅助应用咪达唑仑后患者满意度及顺行性遗忘率均提高(P<0.05).结论:微等离子体治疗痤疮瘢痕过程中,咪达唑仑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安全可行,可显著降低治疗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提高顺行性遗忘率和患者满意度.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咪达唑仑联合利多卡因在微等离子体治疗痤疮瘢痕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 咪达唑仑 疼痛 瘢痕 痤疮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皮肤美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8.73+3
字数 4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琳 55 201 8.0 12.0
2 李凯 38 182 7.0 12.0
3 霍婷婷 36 57 4.0 5.0
4 张倩 32 128 5.0 10.0
5 田阳子 4 5 2.0 2.0
6 杨枫 4 17 3.0 4.0
7 鲁美恒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等离子体
咪达唑仑
疼痛
瘢痕
痤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医学
月刊
1008-6455
61-1347/R
大16开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52-2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5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9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