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 "伏热"入春发于少阳, 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 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伏热", 病位均在"少阳", 治疗上的主方分别为"黄芩汤"和"小柴胡汤", 二方在方义上亦有诸多同源.然而, 较之于临床辨证, 两病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 春温病因单纯,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因"冬伤于寒, 春发于少阳", 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疾病形式, 因属"伏热"而无外感, 故可直清里热;少阳病的疾病来源相对较多, 如《伤寒论》中所讲的"表证传变"或"误下、误治"等所导致的邪入少阳.少阳病来源虽多, 但疾病性质却统一为"邪伏少阳", 治法统称"和解", 并依据邪热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兼有表证, 而有变方、合方、加减及缓急之法.
推荐文章
伤寒与温病
外感病
伤寒
温病
黄元御辨伤寒与温病探究
黄元御
伤寒
温病
浅析温病与伤寒的异同
温病
伤寒
解表
攻下泻热
温阳
养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辨温病"春温"与伤寒"少阳病"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春温" 温病 "少阳病" 伤寒 《伤寒论》 张仲景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49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9.04.01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姬永宽 5 1 1.0 1.0
2 满天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春温"
温病
"少阳病"
伤寒
《伤寒论》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