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血浆骨膜蛋白(periostin)、内皮素-1(ET-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探讨三者变化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监测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其中A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4例,B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稳定期)患者30例,C组(COPD)患者30例,健康体检组42例.所有入组人群均完善血气分析、心脏超声、肺功能等检查,并对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均完善血浆periostin、ET-1、NT-proBNP表达水平检测,分析血浆periostin、ET-1、NT-proBNP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COPD患者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比发现,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及吸烟指数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各组家庭氧疗情况,发现C组患者较A、B组患者家庭氧疗时间长.血气分析对比发现A、B、C三组PO2均较体检组水平低,并且A组较B、C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PO2比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2比较, A、B、C三组明显高于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组较B组高,B组较C组PCO2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发现A、B、C三组患者血浆periostin、ET-1、NT-proBNP的表达水平高于体检组,并且A组较B、C组表达水平高,B组血浆periostin、NT-proBNP较C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ET-1比较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O2与血浆periostin、ET-1、NT-proBNP呈负相关,PCO2与血浆periostin、ET-1、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血浆periostin、ET-1、NT-proBNP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随病情加重有明显升高趋势,为临床医师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早期评价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