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分析MRI在多系统萎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多系统萎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症状和核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 帕金森型与小脑萎缩型多系统萎缩患者在小脑体征和椎体外系体征方面除静止性震颤外其他表现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自主神经症状体征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MRI影像学特征显示,除脚间池及环池、 小脑中脚对称高信号以及大脑皮质广泛低信号外,在脑室系统扩大、 脑实质萎缩及T2WI信号改变影像学表现方面,两种类型的多系统萎缩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型和小脑萎缩型多系统萎缩在临床表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核磁共振技术可进一步鉴别和诊断其类型.
推荐文章
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多系统萎缩
症状和体征
磁共振成像
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多系统萎缩
症状和体征
磁共振成像
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延髓内侧梗死
体征和症状
磁共振成像
47例磁共振检查时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
MRI检查
幽闭恐惧症
临床表现
应对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临床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9-7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5.2
字数 1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659.2019.06.07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玉周 19 61 4.0 7.0
2 包泽岩 19 33 3.0 5.0
3 陈炳光 6 8 1.0 2.0
4 胡全喜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系统萎缩
临床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学工程
月刊
1674-4659
44-165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307号
46-13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21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