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为了提高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秸秆和磷素的利用效率,试验选用秸秆不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4个处理,供试土壤取自各处理1992-2016年0~20,20~ 40 cm土层,分析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时空分异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不同秸秆还田试验的进行,不同形态磷素均表现为前期变化较小,后期变化幅度增加;空间上在表层富集,差异性较大;不同活性磷占总磷比例表现为活性磷有所增加、中活性磷较平稳、稳定性磷有所降低;长期秸秆还田下活性磷中无机磷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秸秆过腹还田处理效果最好.秸秆还田能够促进磷素向有效态转化,明显提高活性态磷中无机磷所占比例,提高磷素的利用效率,且秸秆过腹还田效果最显著,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秸秆还田方式.
推荐文章
不同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秸秆腐解率
养分释放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小麦和油菜
作物秸秆
秸秆还田方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率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秸秆还田
线虫
群落结构
土壤养分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玉米
秸秆还田
麦田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褐土磷素组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褐土 长期秸秆还田 磷素组分 变化特征 有效性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7-1954,195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19.11.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怀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56 1187 20.0 33.0
2 王志伟 56 321 9.0 16.0
3 解文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43 774 16.0 27.0
4 杨振兴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38 592 12.0 23.0
5 杜艳玲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9 35 3.0 5.0
6 郭晋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7 10 2.0 3.0
7 吕倩倩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5 2 1.0 1.0
8 程曼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0)
共引文献  (77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土
长期秸秆还田
磷素组分
变化特征
有效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