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义:公共阐释的'诠释性'规定公共阐释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直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公共性内涵是什么的争议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呈现出一幅各种学说自相矛盾的冲突的镜像。按照一般的解释学'主题'的规定,公共性的内涵是从'人类言谈的统一性'这一设定出发的。人类因为拥有符号逻辑、解释学、人类学、心理分析等互不一致的学科历程,与此相随,也就可能给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带来疑似无客观精神、无目的关联的境地。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共阐释的范例:多数公认的法律正义观研究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公共性 马克思 正义观 阐释学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0-0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喜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124 94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共性
马克思
正义观
阐释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