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麦//玉//豆”套作模式,在阆中发展推广已经有30多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形成了适合不同时代的模式特点,本文要谈的该种植模式为“五0:七0”套作模式,其特点为:省工、高产、适宜于小型机械化。本文系统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套作模式中小麦、玉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推荐文章
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土壤磷素变化的影响
磷肥
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速效磷
水溶性磷
临界值
玉/豆套作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套作大豆
玉米株型
光合特性
解剖结构
产量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
玉/豆(薯)套作
玉米
施氮量
氮素利用率
剑门山区麦—菜—玉—玉—豆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
小麦
蔬菜
高效
栽培模式
四川省
剑门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谈阆中“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
来源期刊 农家科技:中旬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阆中套作 种植模式 麦玉豆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1
页数 1页 分类号 S6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义 30 13 2.0 2.0
2 鲜波 3 0 0.0 0.0
3 李兴勇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阆中套作
种植模式
麦玉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家科技:中旬刊
月刊
1003-6989
50-1068/S
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162号1幢19楼
78-97
出版文献量(篇)
7941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