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附益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以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9、1.2 mg/ml)的参附益心颗粒处理H9C2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后续实验的药物浓度.将H9 C2细胞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模型组(缺氧6h)、曲美他嗪组(1×10-4 mol/L曲美他嗪+缺氧6h)、辅酶Q10组(1×10-4 mol/L辅酶Q1O+缺氧6h)及中药低剂量组(0.25 mg/ml参附益心颗粒+缺氧6h)、中药高剂量组(0.5 mg/ml参附益心颗粒+缺氧6h),检测各组心肌细胞ATP含量、底物代谢酶脂肪酸转运酶(FAT)、肉碱脂酰转移酶1(MCPT-1)、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MCAD)、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丙酮酸脱氢酶(PDH)、葡萄糖转运子4(GLUT-4)、腺苷酸转运体(ANT)、肌酸激酶(CK)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各组H9C2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0.5 mg/ml参附益心颗粒+缺氧6h),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结果 0.5 mg/ml参附益心组及低于此浓度组无细胞毒性,以0.5 mg/ml参附益心颗粒用于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ATP含量及FAT、MCPT-1、MCAD、GLUT-4、ANT、CK蛋白含量明显降低,AMPK、PDH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辅酶Q1O组心肌细胞中ATP含量及FAT、MCPT-1、MCAD、GLUT4、ANT、CK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正常组细胞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肿胀,边界模糊不清.与模型组对比,中药组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细胞膜完整,线粒体结构清晰.JC-1染色显示中药组可以改善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结论 参附益心颗粒可能通过升高心肌H9C2细胞ATP、GLUT-4、ANT、FAT、MCPT-1、MCAD、CK蛋白表达,降低AMPK、PDH蛋白表达,改善缺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推荐文章
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活性氧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参附益心方
缺氧损伤
原代心肌细胞
活性氧
能量代谢
当归多糖对缺氧-复氧损害导致的H9c2心肌细胞 能量代谢障碍的保护作用
当归多糖
缺血再灌注损伤
能量代谢障碍
缺氧-复氧
参附益心方对缺氧原代心肌细胞脂肪酸利用的影响
缺氧
原代心肌细胞
脂肪酸
代谢
参附益心方
吗啡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血清外泌体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吗啡预处理
外泌体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心肌保护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附益心颗粒对缺氧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参附益心颗粒 H9C2心肌细胞 线粒体损伤 能量代谢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2-8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19.10.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4)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
参附益心颗粒
H9C2心肌细胞
线粒体损伤
能量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