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软件的二次开发,对403不锈钢锻件加热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403不锈钢锻件同一位置,倒置入炉的加热温度明显高于正置入炉的加热温度,保温1.5 h,表面同一位置的温度相差约20℃,而越靠近心部,相同位置的温度差别越小;工件正置随炉升温,淬火工艺保温时间1.5 h不足以使锻件心部完成奥氏体化,有大量的铁素体和碳化物残留,心部的最低温度比完全奥氏体化温度760℃ 还约低70℃,将保温时间延长至3.0 h,表面最高温度达到952℃,心部最低温度达到873℃,铁素体及碳化物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然而,当热处理炉温度达到970℃ 后,再把工件放入炉中加热7.0 h,工件表面及心部温度达到964~970℃ 之间.在随炉加热过程中,锻件内的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入炉方式对Mises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小.但工件随炉升温与热处理炉到温970℃ 后放入工件相比,后者的等效应力明显比前者的等效应力大,并且应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大幅度的提前.
推荐文章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特性研究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不锈钢复合钢管制造工艺
不锈钢复合钢管
成型工艺
焊接工艺
过渡层
焊接检验
彩色不锈钢性能及工艺发展
彩色不锈钢
薄膜性能
着色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焊材焊接双相不锈钢研究
奥氏体不锈钢焊材
双相不锈钢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03不锈钢锻件的加热工艺
来源期刊 金属热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403不锈钢 数值模拟 热处理 保温时间 入炉方式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1/j.issn.0254-6051.2019.07.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萌蘖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4 1.0 1.0
2 卜恒勇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2 1.0 1.0
3 李绍宏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22 3.0 4.0
4 张自生 3 0 0.0 0.0
5 朱有鑫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403不锈钢
数值模拟
热处理
保温时间
入炉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属热处理
月刊
0254-6051
11-1860/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2-82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3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5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