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术中标本X线成像(BioVision成像)特征,并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成像特征在协助诊断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25例乳腺癌患者信息,包括淋巴结BioVision成像特征、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把数据分为模型组及训练组进行因素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ran图,计算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提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为:原发肿瘤大小、发病年龄、Ki-67值;淋巴结最大径、是否伴有钙化、是否存在淋巴结门,将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omogram模型,由该模型计算出模型组及验证组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836(95% CI =0.796~0.871) vs 0.767(95% CI=0.705~0.822).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BioVision系统成像特征中淋巴结最大径>2 cm、淋巴结门消失、伴钙化均为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BioVision成像系统在快速确认淋巴结转移状态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MS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评估
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及IVIM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
腋窝淋巴结
CT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判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的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CT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术中X线成像系统建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nomogram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术中标本BioVision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影像学特征 预测模型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15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37.9|R445
字数 4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0/j.cnki.gdyx.20185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小清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术中标本BioVision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影像学特征
预测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