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摸清贵阳地区斜纹夜蛾流行发生规律、减少其对薯类等农作物的危害,以斜纹夜蛾昆虫性信息素作诱芯,通过电子测报系统进行连续3年监测.结果表明,贵阳地区全年斜纹夜蛾共发生7~8代,3月中下旬第1代开始出现,5月中旬左右达到第1个小高峰.根据斜纹夜蛾的生命周期,整个监测期出现了多个小高峰,7—8月达到最高峰,11月以后斜纹夜蛾逐渐消失.不同时间点监测结果表明,每天06:00—17:00没有斜纹夜蛾出现,17:00—20:00其数量逐渐增加并出现小高峰,02:00左右诱蛾量达到顶峰值.
推荐文章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合成及其田间诱捕效果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
(Z,E)-9,11-十四碳二烯-1-醇乙酸酯
合成
诱捕效果
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
斜纹夜蛾
种群动态
预测
湖南烟区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发生规律及预测方法
斜纹夜蛾
有效积温
小地老虎
同步迁飞
预测
应用性信息素诱捕斜纹夜蛾效果研究
性信息素
斜纹夜蛾
诱捕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监测贵阳地区斜纹夜蛾动态规律
来源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昆虫性信息素 斜纹夜蛾 虫量监测 动态规律 贵阳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3.4
字数 2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9.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航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18 10 2.0 3.0
2 陈鹰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7 90 4.0 7.0
3 曾宪浩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4 6 2.0 2.0
4 邓仁菊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8 12 2.0 3.0
5 乐俊明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7 82 3.0 7.0
6 丁海滨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1 2 1.0 1.0
7 蔡璐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昆虫性信息素
斜纹夜蛾
虫量监测
动态规律
贵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农业科学
半月刊
1002-1302
32-1214/S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2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28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1099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