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取能线圈感抗的存在,降低了采集器的有功功率,电路采用串联电容的方式进行谐振匹配,提高采集器的输出功率.为减小供能死区与能量浪费,电路采用超级电容与锂电池相结合的储能方式,并通过逻辑控制电路对电路进行充放电控制,进而提高能量采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电线电流为10A时,能量采集器的取能效率由原来的30.6%提高到了68.43%,当电线电流为15A时,超级电容释放的能量为0.6768J,远大于所选无线传感器节点消耗的能量15.85mJ.
推荐文章
采用自适应EEMD的风电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风力发电
混合储能系统
EEMD分解
能量管理
功率优化
基于滑动滤波和模糊控制的风电储能能量管理
风电功率波动性
储能系统
充放电次数
荷电状态
混合储能微电网系统双层能量调度研究
光储微电网
分层调度
混合储能
模型预测控制
经济调度
大功率混合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电磁发射
混合储能
蓄电池组
触发时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线磁场能量采集的混合储能控制管理电路
来源期刊 电子测试 学科
关键词 取能线圈 控制管理电路 谐振匹配 储能
年,卷(期) 2019,(23)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与研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35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冬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1 193 7.0 12.0
2 古静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3 张佳佳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6 2.0 2.0
4 程杰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5 欧德旭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田兴亮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取能线圈
控制管理电路
谐振匹配
储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测试
半月刊
1000-8519
11-3927/TN
大16开
北京市100098-002信箱
82-87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88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361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