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为当归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当归藤药材具有9个共有峰,根据聚类分析法可分为3大类;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有6个共有峰,根据聚类分析法可分为2大类.结论:红外图谱分析可为当归藤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产地药用菊花红外光谱法的分析与鉴定
红外光谱技术
药用菊花
不同产地
广西不同产地龙眼叶药材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龙眼叶
相似度
指纹图谱,红外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不同产地玛咖的鉴别
玛咖
鉴别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化学模式识别
产地
不同产地琥珀红外光谱特征峰的研究
琥珀
柯巴树脂
红外光谱
产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不同产地及不同极性部位当归藤药材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当归藤 聚类分析 红外光谱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9.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勇 203 1141 16.0 22.0
2 魏江存 50 173 7.0 12.0
3 阙祖亮 35 105 6.0 9.0
4 庞丹清 27 61 5.0 7.0
5 李金洲 22 26 2.0 4.0
6 陈子隽 20 26 2.0 4.0
7 刘玟君 11 17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当归藤
聚类分析
红外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3-842X
21-154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7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7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184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